目前分類:分享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愛情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 *********************************************************************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

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誕樹用的樹材,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婚姻---婚姻是一種理智,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果。」 ********************************************************************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歌,別唱第二遍

 

迎新晚餐結束,主管提議大夥兒去KTV續攤。「聽說我們部門的新人小芳很會唱歌喔!」論年紀、論經歷都比較資深的阿巧愉快地說,進了包廂,眾人坐定,飲料還沒有來得及叫,幾個老鳥爭先恐後地點歌,主管提示:「要禮讓新人。」於是,大家把其中一冊歌本傳給小芳。

螢光幕出現的伴唱帶是天后歌手的最新專輯的主打歌,小芳和阿巧不約而同地舉手。小芳客氣地禮讓:「阿巧姐,您先唱。」「不,不!你先唱。」阿巧也很有風度地推讓,最後的妥協之道是--資深的阿巧先唱,新人小芳自己重新點選一次同一首歌,待會兒再唱。

由於是新歌,又是第一次點唱,工作忙碌的阿巧對旋律不太熟悉,落掉了幾個節拍,一、兩個音也唱得不是很準,整首歌七零八落地唱完,大家還是很給面子,熱情地鼓掌,「安可!」之聲不絕於耳,直到第二首歌出來,才將注意力轉移轉到主唱人志雄身上。

阿巧知道自己表現得沒有平日的水準,有點沮喪,決定再點另一支歌曲用以雪恥,不辜負大家的栽培,正當阿巧還猶豫著該點哪一首歌的時候,她先前唱過的那首歌的伴唱帶又出現了一次,原來是小芳點的,而且還是插播。

平日就很愛唱歌的小芳,正式上班之前每天在家無所事事,把時下天王天后的流行歌曲都練得滾瓜爛熟,唱起歌來自然是有板有眼,頗有職業歌手的水準,聽得全場鴉雀無聲,尤其是男同事們都驚為天人般地放下手中的飲料及歌本,全神貫注地欣賞小芳的歌藝,一曲唱罷;掌聲響起,「唉!長江後浪推前浪,本部門的新天后產生了!」志雄讚佩的說法,再度為小芳贏得滿堂彩,幸好,在燈光昏暗中,第四首歌的伴唱帶接著出現,大夥兒沒有機會發現阿巧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地盡是尷尬的笑容。

在小芳報到之前,部門的天后是阿巧,怎麼也沒想到只是開場的一首歌沒唱好,就把天后的寶座給拱手讓人了?阿巧並非心胸狹小到容不下新人的「課外」表現比她傑出,她有點介意的是---這個新人有必要讓她輸得如此難堪嗎?小芳可以盡情展現她的才華,讓大家知道她的歌唱得很好,但何必在本姑娘剛剛唱完一首「突槌」的歌之後,故意點同一首歌原音重現地再唱一遍,讓彼此的功力高低立見分曉呢?

聽完阿巧的告白,我完全能理解她的委屈。同樣地,我也覺得小芳有點被冤枉,以插播方式點同一首歌重唱一遍,不見得是她的本意,很可能是同事一時熱情拱她上台,沒什麼心眼的她,完全沒想到這麼做會造成對阿巧自尊心的傷害,也很可能影響她日後在團體中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是小芳,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在KTV的包廂裡,經典的好歌無須唱第二遍,當伴唱帶重複出現、麥克風也傳到手中的那一剎那,你可以禮貌地說:「對不起,這首歌剛才阿巧姐已經詮釋得很好了,我不敢麻煩你們聽第二遍,我想『卡歌!』重新點另一首,抱歉,抱歉!」只要你對自己的歌藝有信心,換另一首歌唱,不會影響你的表演水準。倘若你對自己的唱功不太有把握,即使將同一首歌再唱一遍,徒然折磨在場的聽眾而已,對你有什麼好處?至少,該學會不要耽誤別人時間,來讓自己練歌,也是一種美德吧!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飲一杯挫折的水

 有一則神話傳說:每個靈魂在投胎人世之前,都要到註生娘娘那裡去取一杯水。註生娘娘會告訴他們:「這杯水奇苦無比,很多人都不敢喝。但這是上天交待給每一個人的最重要的人生功課之一,必須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把水喝下,這個功課才算完成。」

這杯水就叫「挫折」。

這個世界存在許多看似矛盾的事。例如:一般人都有避苦尋樂的傾向,但一輩子都沒有痛苦,那恐怕是最不快樂的人生。少了苦作為相對座標,樂如何被對應的感知?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話並不悲觀,因為它襯托了「十有一二如意」的彌足珍貴,讓我們懂得珍惜身邊的美好。很多人都在經歷重大挫折後,才清楚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苦中受挫,也是重要的學習過程。美國有位小女孩,獨自在暖氣旁玩了兩個鐘頭,等父母發現時,小女孩已經受到二級灼傷。這位小女孩得了一種罕見疾病,沒有感知痛覺的能力。痛,是非常重要的自我防衛機制。反映在人生中,沒有痛苦或挫折作為相對座標,就失去了改變、提升自己的機會。

另外,挫折也會讓人柔軟謙卑,因為受挫的人,知道自己的有限,就不會放大自己,不管是應對人或事,會更加謹慎。「少年得志大不幸」這句話提醒:太早與太輕易得來的成功,容易讓人膨脹、躁進與驕傲。如果說,每個人與生都帶著一杯挫折的苦水,苦水其實不是包袱,而是禮物,而且愈早飲下愈好。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高考滿分作文:"誠信"漂流記

話說”誠信”被那個"聰明"的年輕人投棄到水裡以後,他拼命地游著,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上。"誠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裡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鬆的音樂。他於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隻小船正向這邊駛來。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 "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

 "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 " 

"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說罷,"快樂"走了。

過了一會兒,"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

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地位"忙把船划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啊!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並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 "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裡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奏的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 

"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誠信…… "。"你是誠信啊,你這不存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麼激烈,我們不正當競爭'怎麼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 10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 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 5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週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您瞭解了這道理。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人犧牲的金絲雀與果蠅

 

從前到礦坑去採訪時,發現坑道隔不遠處就會掛著一個裝金絲雀的籠子,問了礦工,才知道金絲雀是用來檢測瓦斯的。

由於金絲雀對瓦斯敏感,只要有一點點瓦斯,牠就會躁動不安,驚慌叫喊,因為牠的叫聲宏量,可以提醒坑內的人注意,萬一看到金絲雀倒地不起,就要準備逃生了。

那美麗可人、啼聲嘹量的金絲雀,不知道曾多少次犧牲自己的命,救出礦坑裡的人呢!站在籠子下,我這樣想著。

最近在電視新聞裡看到日本警方搜索奧姆真理教的總部,每一個小隊都帶著一隻金絲雀,用來檢測毒氣,又使我想起從前在礦坑裡的情形景,感到「眾生」正是「共生」與我們一起存活生長,只是很多人不能體會瞭解罷。

不只是金絲雀,台灣的農政單位養了許多的果蠅,用來檢測蔬果殘留的農藥,即使在農藥驗劑非常科學化的今天,果蠅依然是最方便、最經濟、最準確的檢測方法。

存在於世間的眾生,不論大小、形貌、好壞,都有生存於地球的權利,也各有不同的功能,都應得到人的尊重。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嘲笑他人的不幸

本文出處:天下雜誌422期

「二十一世紀能力策略聯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最近對美國成人做了一項調查,在0到10的量表中評出他們認為二十一世紀教育最重要的項目。結果閱讀能力高居首位,有七五%的人認為閱讀能力最重要,七一%的人認為會使用電腦或新科技的能力很重要,六九%認為批判性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很重要,道德及社會責任有六二%,團隊合作能力有五七%,但認為傳統教育所重視的科學和數學能力很重要的只佔三八%,大家對教育的觀念已經慢慢從「功課好」的迷思中走出來了。道德、品格、社會責任取代了傳統的智育,躍上排行榜。這種轉變意味著人類和平共存仍有希望。

其實這份調查就是教育方向的指標,教育的任務本來就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在擬定教育方針時,我們應該先看一下目前社會的需求是否有滿足,再看未來社會的需求是什麼,才不會發生六萬七千名流浪教師無工作,或工廠找不到合格技術員之事。

品德躍升到數學、科學能力之前其實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定律或教條會因新知識的出現而改變(例如冥王星已經不再是九大行星了;成人大腦的海馬迴中也發現有新生的神經細胞),但是只要是人的社會,公平、正直、忠誠、正義,這四個核心價值觀是不會改變的,因為人與人相交的方式並不因科技進步而改變。

品德教育目前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弱點,社會嫌貧愛富、積非成是、沒有正義感。不久前,南部有個國小老師在班上宣布沒有繳午餐費的同學名字,到吃午餐時,同學們就圍著那個孩子嘲笑他「白吃白喝」,羞辱那孩子。我們奇怪的是,當這件事發生時,為什麼沒有人出來阻止這個不當的行為?

為什麼沒有人教孩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繳得出午餐錢,嘲笑別人是件非常不智的事,人既然無法預知未來,就應該為自己留退路,我們尤其要教孩子不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難道這種「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自私心態在台灣已經變成是常態了嗎?背著「獅甲國中」上街遊行的人心中不知有無想一下,這樣做對那個學校孩子的傷害?以後那所國中的學生就必須承擔大人們強加的負面標籤嗎?

在這件事上,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教被嘲笑的孩子窮並不可恥,人只要有志,窮一時並不會窮一世,要教孩子「非梧桐不棲,非潔泉不飲」,窮要窮得清白。現在整個社會放縱貪污、收賄,卻對貧窮公然羞辱,真是台灣目前最大隱憂。大人嫌貧愛富的錯誤示範、媒體推波助瀾的報導使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就已經會嘲笑比自己不幸的人了,我們過去傳統雪中送炭的美德呢?

美國人已看到品德、社會責任比數學、科學重要,我們呢?我們的「未來世界在等待的能力」在哪裡呢?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先入為主

 是媽好不容易將我弄上車的。我瞥見司機的眉毛微微動了一下。我想,他在納悶:好手好腳的人,為什麼不自己用走的?一個將近一七零身長的年輕人,竟然要一個年老身高只有一百五的老婦,連拉帶拖的塞進計程車。

「麻煩你,送他到忠孝東路建新大樓,謝謝。」把助行器連同我一起放入後座內,母親在車子發動離開家門前,婆婆媽媽的叮嚀。

那運將大概以為,我是個二十幾歲長不大的奶娃,他一定打從心底看不起我,一路上他以一種近乎詭異的眼光,從後照鏡中注視著我,那應該就是鄙視吧!

他一直盯著我瞧,我只好努力地,轉動不甚靈活的脖子,來迴避這種尷尬。經過遠東百貨之後,他竟然繞道而行!真是太過分了!他竟然繞遠路,故意坑錢!到底有沒有良心!我在心底詛咒他!如果他也嚐嚐這種痛苦,他就不會這麼對待我!總算到了,真是一趟災難,我費力地將五百塊丟在他的臉上。他默默地撿起五百元,將錢折好,放回我的上衣口袋,把助行器打開架好,把我抱出車外。當我移動時,他竟哭了:「我老婆也是這種病,也是和你一樣,慢慢的全身都不能動,上星期在台大醫院火化。以後別走忠孝西路來這裡,那路在整修,顛簸你的身體會更痛,我不收你的錢,小老弟,你要加油。」

看著計程車漸漸遠去,我明瞭我病的不只是人,還有心。我們不也常常犯了相同的錯誤嗎?結果令我出乎意料.....

當自己的心中,一直認為別人就是這樣時,甚至就把這樣的觀念,訴諸在別人身上的時候,其實...卻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與對待!

人都是先入為主的,無意間...辜負了他人的好意...就好像你對某個人不爽,那不管那個人做對什麼事情,你還是對他不爽!在這個社會會看到,在辦公室也會看到,在您的生活週遭...也都會看到!

靜下心來想想...心病何其多,只是己不知;他日見昔非,甘露在心頭。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分 你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連串的身分扮演。

 

在這一刻,你可能是某某學校的學生或某某公司的職員;

在下一刻,你可能是某某人的兒女、父母或兄弟姊妹;

再下一刻,你可能是某某人的情人或朋友...。

每一種身分之後都聯結著一種責任。

人生有時必須被處理的不是對快樂的的追求,

而是責任的完成。

若能隨著不同的場景而迅速轉換不同的身分,

並且沒有上一刻和下一刻身分的牽絆纏繞,是一種乾淨俐落的境界。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抱怨是往鞋子裡倒水

 

抱怨的人不見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歡迎

抱怨的人以為自己經歷了世界上最大的困難,他忘記了聽他抱怨的人,也同樣經歷過這些,但感受不同。

抱怨是什麼?

它像煙頭燙破一個氣球一樣,讓別人和自己洩氣。抱怨是天下最無價值的行為之一,如同在沙漠裡推銷一隻船。寬容地說,抱怨屬人之常情。“居長安,大不易”,難道不許別人說一說苦悶嗎?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於:你抱怨,等於往自己的鞋子裡倒水,使行路更難。

困難是一回事,抱怨是另外一回事。抱怨的人認為自己是強者,只是社會太不公平。如同說,全世界的人合夥破壞他的成功。這就可能把事情的因果關係弄顛倒了。

抱怨不同於坦然承認自己的失敗。敢於承認失敗的人,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如同看到一個傷痕累累的、神色平靜的勇士,卻是英雄。而抱怨,是明明失敗卻不承認失敗,明明有傷,卻把傷口裝扮成花朵的懦夫。

人本來同情弱者,由於抱怨的人氣急敗壞,反而得不到別人的同情。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後,非但不輕鬆,心情往往更糟,懷裡的石頭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多了。

常言說,放下就是快樂。包括放下抱怨,因為它是心裡最重的東西,又是最無價值的東西。人們之所以傾心於那些樂觀的人,是傾心他們表現出的超然與舉重若輕。生活需要的信心、勇氣和信仰,樂觀的人都具備。他們在自己獲益的同時,又感染著別人。

anney01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